美食天下

饮食健康

食物营养价值

  • 胡萝卜6种吃法胜似良药

    每天摄入适量的菠菜和胡萝卜,可明显降低中风的危险。因为菠菜和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积结,从而保持脑血管顺畅。

  • 小米原来有这么多好处

    小米又称粟米,古称粟,又叫粱,是中国古代的“五谷”之一,也是北方人最喜爱的主要粮食之一。小米分为粳性小米、糯性小米和混合小米。

  • 6种长寿食物

    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里,大蒜扮演着重要的救命角色。以往行军时必备盐跟大蒜,盐用来补充矿物质,大蒜则用来杀菌和预防疾病。近来,大蒜也被发现可以降低胆固醇。

  • 养生必须吃的7种豆类

    豆类是养生必须吃的,哪些是更重要的呢?

  • 哪些人最适合吃菠菜

    菠菜又名波斯菜、赤根菜、鹦鹉菜等,菠菜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亚洲西部的伊朗,《唐会要》上明确记载:菠菜种子是唐太宗贞观二年从尼泊尔作为贡品传入中国的。从此一直很受中国人的宠爱。此后又过了很长时间,菠菜才传入西班牙,随后辗转漂泊到欧洲各国,从此遍布世界各个角落。

  • 秋季吃螃蟹三大好处

    怎么正确挑选螃蟹?怎么吃螃蟹能使其营养价值得到更大的发挥?吃螃蟹的禁忌又有哪些呢?……你看,螃蟹虽小,要真吃起来里面的“门道”可不少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探螃蟹里的那些“门道”吧!

  • 哪些食物更抗癌呢

    越来越多国内外权威机构的研究表明,有些食物在防癌抗癌方面作用突出,堪称防癌“特种兵”,善于利用它们,定能帮你打好防癌这一仗。

  • 芹菜的各种给力吃法

    芹菜原来有这么多吃法,功效竟然还这么多,太神奇了。

  • 荠菜原来有这么多益处

    荠菜,又名护生草、鸡心菜、净肠草,生长在路边、野地和田埂上。唐代诗人白居易有“时绕麦田求野菜”的诗句,就是说荠菜本为不在菜园种植的麦田野菜。

  • 韭菜竟然有这么多益处

    韭菜为百合科葱属草本植物。韭菜又名长生韭、起阳韭、草钟乳、壮阳草等,更被称为“春菜第一美食”。原产我国河北、陕西等地。其颜色碧绿、味道浓郁,无论用于制作荤菜还是素菜,都十分提味。韭黄又名黄韭、韭白,是韭菜的软化栽培品种,因不见阳光而呈黄白色。其营养价值要逊于韭菜。

  • 你知道枸杞怎样吃最好吗

    枸杞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常用中药,具有补益肝肾、养血明目、防老抗衰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枸杞还有护肝及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枸杞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甜茶碱,它对治疗肝脏疾病有效。在叶、果实和根皮里均含丰富的甜茶碱。药理实验表明,甜茶碱有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 秋季7大滋补食物

    中秋已过,秋分即将到来,秋天正是是食疗补身的好时节,下面的秋季美味,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还能吃出“健康好个秋”哦!

  • 煲汤用哪些食材最合适

    我国民间曾长期流传着各种“食疗汤”,今人则将其誉为“营养健疗汤”。例如:鲫鱼汤通乳水,墨鱼汤补血,鸽肉汤利于伤口收敛,红糖生姜汤驱寒发表,绿豆汤清凉解暑,萝卜汤消食通气,黑木耳汤明目,白木耳汤补阴等等。不知这些可否谓之为“汤文化”,其实堪称源远流长。

  • 哪些辣味食物有益健康

    辣物——生姜、大蒜、洋葱、辣椒、花椒、胡椒都有很好的保健养生作用,自己在家做饭时可以适量增加到食谱中。但是应该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适量增减分量,否则盲目地吃太多,也会导致肠胃不适等症状。

  • 怎样吃山药更加养生

    一道成功的菜肴,能同时兼顾美味与养生是最好不过了。作为医疗食补之材,山药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它的烹饪方法也很多,不同的做法对营养保留不尽相同,与不同食材搭配也能产生不同的滋补和养生疗效。

  • 金针菇的神奇功效

    金针菇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克鲜金针菇中含有锌0.39微克,维生素B2 53.9毫克,维生素C 10.9毫克,蛋白质13克,碳水化合物52克,矿物质7.56克。此外,还含有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植物血凝素、多糖、牛磺酸、嘌呤、麦冬甾醇、细胞溶解毒素、冬菇细胞毒素等。

  • 看似最普通的高营养食材

    如果提到补钾,你想到的是香蕉,说到护眼,你第一反应是胡萝卜,那说明你对食物营养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深入。近日,美国《医学日报》载文,刊出“让你大吃一惊的5个营养常识”。

  • 堪称蛋中宝玉的蛋

    俗话说“要吃飞禽,鸽子鹌鹑是首选”,鹌鹑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早就受到众多“食精”的钟爱,而鹌鹑蛋也同样广受欢迎,尤其是儿童小孩更甚,小小的一颗蛋,一口一颗,认真“过瘾”。至于鸽子,通常都是用来做烧鸽和炖汤,殊不知近来就连鸽蛋也成了新一代的席上佳肴。

  • 堪称穷人的医生的菜

    菜花又称花菜、花椰菜,属于十字花科蔬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一带。19世纪中叶传入我国南方,广东、福建、台湾等地栽培最早。

1660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