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营养价值
-
金枪鱼的营养价值与做法
金枪鱼(Tuna)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上层水域中的鱼类,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广阔水域,属大洋性高度洄游鱼类。
-
三文鱼的营养价值与做法
三文鱼是世界著名的淡水鱼类之一,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北部及欧洲、亚洲、美洲的北部地区。
-
沙丁鱼的营养价值剖析
是一些鲱鱼的统称,广泛分布于南北纬度6~20度的等温带海洋区域中,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
孔鳐的营养价值剖析
鳐形目鳐科鳐属的1种,体长约50厘米左右,体盘亚圆形。幼体和雌体成体前缘稍波曲,吻稍突出;雄体成体前缘波曲很显著,吻显著突出。尾较宽扁,侧褶发达
-
鳗鱼的营养价值与做法
鳗鱼统称为鳗鲡,分为河鳗和海鳗,体细长,前部呈圆筒状,后部稍侧扁。头中等,眼小,嘴尖而扁。
-
带鱼的营养价值与做法
带鱼体长扁侧呈带状,头窄长,口大、且尖,牙锋利,眼大位高,尾部细鞭状。体表银灰度色,无鳞,但表面有一层银粉,侧浅在胸鳍上方向后显著弯下沿腹线直达尾端,背鳍极长,无腹鳍。
-
泥鳅的营养价值与做法
泥鳅有沙鳅、真鳅、黄鳅之分,在我国各地的淡水中都有分布,常生活在水田、池塘、沟渠的静水底层淤泥中,喜食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等,也食植物碎屑、藻类等
-
鳝鱼的营养价值与做法
鳝鱼,也叫黄鳝,长鱼海蛇等,味鲜肉美,刺少肉厚,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于质水底层,在我国各地均有生产,以长江流域、辽宁和天津产量较多.
-
章鱼的营养价值与做法
章鱼(Octopus)属于软体动物,有8根长爪,肚白色,椭圆行,章鱼是头足纲动物的一种,它长着八条带吸盘的臂腕,这既是捕食的工具,也是流动时的辅助用具
-
鱿鱼的营养价值与做法
鱿鱼,虽然习惯上称它们为鱼,其实它并不是鱼,而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软体动物。在分类学上,鱿鱼是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二鳃亚纲--十腕目的动物。
-
墨鱼的营养价值与做法
乌贼属软体动物中的头足类。我国沿海各地均有出产,以舟山群岛出产最多。每年广东2~3月,福建4~5月,浙江5~6月,山东6~7月,渤海10~11月为出产旺季。
-
鲅鱼的营养价值与做法
鲅鱼主要产于渤海、黄海和东海,其中以山东沿海产量最多。鲅鱼在渤海产期为4月,黄海为5月,东海为7月。
-
魟鱼的营养价值剖析
在中生代的侏罗纪(约1.8亿年-1.4亿年前)出现鲨的同类,它们具有藏身在海底沙地的习性,这便是现在的魟鱼。
-
比目鱼的营养价值与做法
鲆鱼为硬骨鱼纲,鲆科,是比目鱼的一类。体侧扁,不对称,两眼都在左侧。口前位,下颌有突出。
-
鲻鱼的营养价值剖析
鲻鱼属鲻形目鲻科鱼类,全世界鲻科鱼类有70多种,我国沿海已发现20多种,鲻科鱼类是常见的海产鱼类,分布极广.
-
鳟鱼的营养价值与做法
鳟鱼属鲑目,鲑科,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垂钓鱼和食用鱼,全世界大约也只有10种左右。
-
鳊鱼的营养价值与做法
武昌鱼主产于长江中下游,以湖北为最多,多产在5~8月。武昌鱼体扁侧,呈长棱形,背隆起明显,头小、口小,体侧灰尘色并有浅棕色光泽,背色深,腹色浅,腹色浅,鳞片中等大小,臀鳍较长,尾柄短,尾鳍分叉深。鲂鱼肉细嫩肥美,小鱼刺多,大鱼刺少。
-
鲶鱼的营养价值与做法
鲇鱼,又称作胡子鲢、黏鱼、塘虱鱼,生仔鱼。此鱼的显著特征是周身无鳞,身体表面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胡须。
-
鲮鱼的营养价值与做法
鲮鱼生长在水温较高的水域,不耐低温,一般水温低于7℃时即不能生存,所以天然鲮鱼主要产于广东、福建两省各水系。
-
黑鱼的营养价值与做法
又名乌鳢、生鱼、蛇皮鱼、黑石舻、铜鱼、乌鱼、孝鱼、黑松、丰鱼、黑寨、财鱼、黑鳢、火柴头鱼、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