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叫什么?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元宵节的由来和风俗。
元宵节的由来和风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北京上元灯会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来历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的习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最新推荐
更多-
香辣肥美的田螺,滋溜一口,开胃过瘾!
菜单 -
春日限定香椿美味,错过要等一年哦!
菜单 -
咸香浓郁的肉松美味,小朋友的最爱!
菜单 -
春食野菜正当时!千万不要错过哦~
专题 -
各种草莓甜品来袭,也太治愈了吧~
专题 -
放假啦!带着美美的便当,一起去踏青~
菜单 -
下饭酱合集!超详细教程,分分钟学会!
菜单 芹菜猪肉馅饼
猪肉、芹菜、面粉、温热胡萝卜汁、葱、生抽、盐、花椒粉、鸡精、料酒、香油、油。
菜谱荠菜春笋鲜肉煎饺
夹心肉、荠菜、笋、葱姜水、油、盐、料酒、生抽、蚝油。
菜谱烤孜然小鲫鱼
小鲫鱼、孜然烧烤料、料酒、盐、辣椒粉、食用油。
菜谱-
鲜美鲈鱼,肉多刺少,做法超简单!
菜单 -
馄饨这样做,皮薄馅嫩,味美汤鲜~
菜单 盐水豌豆
鲜豌豆、花椒、八角、盐。
菜谱-
春季多吃苦,清热去火还解毒
专题 香菇萝卜煲
白萝卜、香菇、植物油、大葱、瑶柱、干香菇、魔芋结、水淀粉、小葱、冰糖、老抽、蚝油、鲍鱼汁、盐。
菜谱荠菜炒饭
荠菜、火腿肠、米饭、小葱、菜籽油、盐、鸡精。
菜谱清炒蒜苔
蒜苔、食用油、盐、生抽、鸡精。
菜谱-
浪漫粉红的樱花季,带着春天的温柔~
菜单 黄瓜鸡蛋馅锅贴
黄瓜、鸡蛋、面粉、温热胡萝卜汁、胡萝卜、熟咸鸭蛋清碎、玉米淀粉、水、盐、花椒粉、鸡精、油、香油、葱花。
菜谱荞面笋叶麦饭
莴笋叶、荞面、面粉、五香粉、盐、油、辣椒粉。
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