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饮食健康

饮食健康 食疗食补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饮食健康 > 饮食常识 > 正文

盘点那些过时了的民间烹调方法

2016/11/23 11:17

“等油冒烟了再把菜放下锅”、“煮粥或者腌肉时加碱”、“煮饺子点三次凉水”……你是否还在用这些祖传的方法来烹调食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有必要认真读完这篇文章了。下面来总结一下“那些过时了的烹调方法”。

1、煮饺子三点水

按照传统习惯,煮饺子的时候需要加三次凉水,民间俗称为“三点水”。点水是为了不让水沸腾,让饺子不会因为水的沸腾而上下翻滚,导致煮破。这种方法跟过去的烹饪方式有关,因为过去家里一般烧柴,所以很难随心所欲地控制火力,一般以旺火烧开水后下了饺子,火力不能快速降下来,导致饺子在沸水中过度翻滚,容易破皮,于是老祖宗才想出了点凉水的办法。然而,现在家中多用煤气或者电磁炉,火力大小随时可控,所以煮饺子就没必要点凉水,只需调整火力就可控制温度。

建议:煮饺子时,要用大火烧开水,打开锅盖放入饺子,锅里的蒸汽会很快散失,饺子在滚水中不断翻动,可以熟得均匀,皮不易破。否则,蒸汽会导致露出水面的饺子破皮。等饺子皮熟了,再调小火力,盖上锅盖,很快馅就熟了。家里现包的饺子,只要漂起来就基本熟了。如果不放心,可以用漏勺捞出一个,用筷子戳一下,皮有弹性就证明熟了。但速冻饺子必须煮15分钟以上才能保证完全熟。

2、油多不坏菜

老话常说“油多不坏菜”,中国人炒菜,总觉得油放得越多越好。水煮肉片、鱼香茄子、豉油鸡、干煸豆角……不论哪个菜系,不论是家里还是饭店,许多菜都是油光光的,甚至干脆泡在油里。过去的人们由于生活条件所限,炒菜时放油量较少,偶尔吃到一顿油多的菜肴,便认为是“人间美味”,因此便有了“油多不坏菜”一说。但如今,吃油早就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高油的菜肴在给现代人带来满足感的同时,也引发了肥胖、糖尿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平均吃油量高达45~50克,相比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日25~30克的标准,超出了一大截。

建议:对于自己每餐吃了多少油,大家凭感觉很难把握。因此,建议家家准备一个有计量度的限油壶,通过它来保证每人每日25~30克的标准。烹调时,建议大家多采用清蒸、凉拌、炖等方式,尽量避免油炸、干煸。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