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南北风味 三只松鼠端午新品“壹笼粽”重磅上市
又到粽叶飘香时,端午的脚步日益临近,关于粽子的南北之争再一次甚嚣尘上。有没有一款产品,兼顾南北方口味,同时在包装形态上有所创新?基于深刻的市场洞察,国民零食品牌三只松鼠匠心研制,重磅上线新品“壹笼粽”,一笼吃嗨中华味,笼屉状创新包装,引领消费新时尚,已入围天猫好货推荐大赏。
关于粽子的起源,据载始自屈原。南朝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写道:“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早在春秋时期,民间就已出现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的“角黍”,以及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
习俗流传至今,粽子的风味越来越多,出现南北分化,北方多吃甜味,而南方则以咸口居多。为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市面上的端午粽一般采用多种口味混搭,但缺少地域特色。
作为传统美食,与中华文化融合共生,方能焕发新活力。国民零食品牌三只松鼠别出心裁,将流行于北京、台北、杭州、广州、成都等地的红袍豆沙粽、八宝粽、经典鲜肉粽、蛋黄鲜肉粽、藤椒鲜肉粽一笼打尽,融入松鼠IP插画,笼屉状外包装,造型精美别致,满足自食及送礼、员工福利等多场景消费需求。
粽叶的选取同样讲究,壹笼粽采用金华武义高山伏箬,盛夏时节所采,质地柔韧,叶片修长宽大,宽度9公分以上,叶表光滑不扎手,是裹粽子的上乘精品原料。筛选、浸泡、清洗、修缮、烘干、裹馅……整整十道传统工序,保留手工捆扎技艺。蒸煮出的粽子软糯不粘牙,既有粽叶的清香,又不失食材的原味。
一口粽香,一份传承,每一枚粽子都饱含裹粽人的一片匠心,这不止是味道的演进,亦是情感的延续。
除了壹笼粽,由中国八大菜系衍生出的另一款创新产品——“竹肴粽”即将面市,酸菜鱼、梅菜扣肉、鱼香肉丝、豆豉五花肉等知名菜品如何与粽子完美结合,竹肴粽又会有怎样与众不同的“样貌”?留待上新揭秘,敬请期待。
最新推荐
更多-
新鲜玉米这样做,香味扑鼻,营养丰富~
菜单 -
无油烟的烤箱菜,喷香好吃,一看就会!
菜单 一周热门
最新最热的菜都在这,别错过~
菜谱排行-
卷心菜的特色做法,每道都是下饭菜!
菜单 -
最爱的肥肠做法!肥而不腻,越嚼越香!
菜单 -
夏季第一瓜!清热解毒,还有减肥功效
菜单 芋圆芝士芒芒
芒果肉、小芋圆、冰块、芒果布丁、奶盖、冰水、芒果果酱。
菜谱椰蓉老婆饼
中筋面粉、玉米油、白糖、清水、面粉、玉米油。
菜谱紫薯夹心小面包
高筋粉、奶粉、黄油、酵母、牛奶、全蛋液、白糖、盐、紫薯、白糖、炼乳、玉米油。
菜谱牛油果雪糕
牛油果、纯牛奶、淡奶油、冰糖。
菜谱蚝油五花肉焖芸豆
芸豆、五花肉、料酒、酱油、盐、蚝油。
菜谱冰青柠蜂蜜水
青柠、蜂蜜、冰水。
菜谱苹果酸奶沙拉
苹果、酸奶、蔓越莓干。
菜谱酸豆角肉末
酸豆角、肉末、辣椒、蒜末、酱油、蚝油。
菜谱鱼羹面
鱼、面条、胡萝卜、木耳、盐、豆瓣酱、葱、料酒、香菜、生抽、淀粉。
菜谱松软拉丝的南瓜吐司
熟南瓜泥、土司面粉、全蛋液、奶粉、白糖、食盐、酵母、黄油。
菜谱刺嫩芽炒培根肉
培根肉、刺老芽、油、盐、五香粉、葱、蒜、生抽。
菜谱番茄炒蛋
番茄、鸡蛋、食用油、盐。
菜谱椰香花生露
花生、椰子肉、糯米、冰糖、牛奶。
菜谱苏子叶泡菜
苏子叶、姜泥、蒜泥、苹果泥、小葱切碎、辣椒粉、粗辣椒面、糯米粉、盐、味精、鱼露、虾酱、芝麻、白糖、海鲜酱油。
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