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资讯

资讯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资讯 > 食品行业 > 正文

奶源质量连年下降 乳品标准争议再起

2012/5/1 16:05

常温奶驱逐巴氏奶

按照那达木德掌握的数据,中国市场上的液态奶中,常温奶约占七成,巴氏奶仅占三成。而根据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所副所长王加启发表于2011年第2期《中国畜牧兽医》的文章,上述比例分别为高于八成和不足两成。

无论如何,常温奶占据大半河山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局面与蒙牛、伊利等大型企业2000年之后的崛起有很大关系。此前,中国常温奶比例仅为10%。

在发达国家,消费者买的基本上都是新鲜、经济的巴氏奶,易保存的常温奶则被用于部队驻军的战略物资等。所谓巴氏奶,是利用法国科学家巴斯德1865年发明的72-85摄氏度范围内低温灭菌的方法,加工而成的牛奶,可最大程度保留牛奶的活性蛋白质和营养成分。

陈君石分析,常温奶在中国形成巨大市场份额有三个原因。一是乳业加工技术的进步,使中国具备大规模生产常温奶的能力;二是市场需求,中国中、小城市和农村的乳品消费能力巨大,易于运输、保存时间长的常温奶更易于销售;三是中国奶源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而这些地区的奶源生产一般供大于求,需要将成品远销南方地区。

因此,陈君石认为常温奶的高比例有其合理性。当然,相比巴氏奶,由于高温灭菌,常温奶会缺失一些维生素,蛋白质也有部分流失。

更多的乳品行业专家,对中国市场上常温奶比例畸高的现状极为担忧。王加启在前述文章中指出,“超高温灭菌乳占据了市场主要份额,无论从品质还是从能耗上看,这种结构都是一种失衡;失衡的结果是消费者不能喝上较有营养、而且价格低廉、低耗环保的液态奶产品,更长远的风险是‘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愿望可能被延缓。”

杨利国教授也主张大力发展巴氏奶,否则消费者“花大价钱买差奶”。但他指出,巴氏奶更适合当地养殖、当地加工、当地生产、当地消费这一路径,就目前的中国而言,可行性较小。

王丁棉呼吁,国家应提高常温奶的税收,抑制其发展,并严厉打击言过其实的奶品广告。在他看来,政府应将倾斜大棒挪向乳业生产落后的南方地区,解决北方主产区的奶源过剩问题。

王加启则主张,无论如何应避免牛奶的过度加热。如欧盟国家规定,生产巴氏杀菌乳时,因为热加工而产生的副产物糠氨酸不能超过8毫克/100克乳蛋白质;生产超高温灭菌乳时,因为热加工而产生的副产物乳果糖不能超过600毫克/升。这两个指标是判断液态奶过度热加工有效而简明的指标,在中国却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应用。

对于乳品标准引发的争议,主管部门其实心中有数。6月20日,卫生部通报食品安全工作进展时称,将选择部分省份开展乳品国家标准的跟踪评价。

原文地址:http://finance.qq.com/a/20110627/000191.htm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