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资讯

资讯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资讯 > 食品行业 > 正文

乳业标准之争实为大佬之争:光明VS伊利蒙牛

2012/5/1 16:06

“这是全球最差的乳品标准,是世界乳业之耻!”素有中国乳业“第一炮筒”之称的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自去年乳品新国标公布之后,就不遗余力地抨击新标准。

事实上,自去年卫生部敲定的“乳业新国标”:生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每100克不低于2.95%降到了2.8%,细菌含量(菌落总数)从2003年每毫升50万调至200万,业界便一片哗然,乳业专家们迅速分为两派,叫骂声一直不断。

针对质疑,多位专家当时在卫生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声称新生乳国标符合行业发展实际。甚至有专家称,“三聚氰胺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就是因为本来奶牛自产奶是不达标的。为了达标,为了卖上好价格,奶农没有办法,只好给你加三聚氰胺。降低了标准,大家都能达标,这样就不用去作假了。”

这不但没有平息疑问,反引来更多的质疑。时隔一年,今年6月15日,在福州举行的“南方巴氏鲜奶发展论坛暨海峡两岸奶业研讨会”上,王丁棉再次高调炮轰生乳新国标。

事实上,这似是为国标而争,实则源自乳业十年积怨。

“田园时光”的终结

2000年之前,巴氏奶在中国几近垄断乳业市场, 当时的格局是一家企业控制一小片区域,比如供应一个县城十来万的人口。每家乳企都有自己的市场和奶源,各自相安无事。

然而,小农经济的“田园时代”未能长远。随着技术的发展、超高温灭菌乳的出现,一方面拉长了乳企的战线,另一方面也颠覆了乳业原先的格局。

在来自内蒙古伊利和蒙牛这草原“双雄”身上,人们发现了成吉思汗当年横跨中原征服欧亚那种气概。在接下来的十年间,中国乳业消费一路攀升,伊利、蒙牛为代表的常温阵营不断攻城拔寨,而以光明、三元为首的巴氏阵营节节败退。目前,一度垄断市场的巴氏奶在中国仅有约20%的份额。

乳业格局也被打破,从地方乳企各管自留田变为全国性乳企横贯南北,伴随而来的是争抢奶源、恶性价格战。与此同时,乳业生产供应链也被打乱,中间商应运而生,成为新的获利者。而作为产业链最上游的奶农,并没有享受行业快速增长带来的利好。相反,企业间恶性竞争、中间商的压价,生乳的价格甚至不如瓶装水,各地杀牛倒奶的事件时有发生。

一边是中国乳业火箭般增长,另一边是原奶环节乱象横生,乳业专家们不停地打口水战,乳业各大利益群体忙于博弈。

大头娃娃、三聚氰胺、激素事件、公关丑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乳业从此不再安宁。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