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资讯

资讯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资讯 > 食品行业 > 正文

重庆老农创“老腊肉”牌子 把腊肉卖到俄罗斯

2012/5/1 15:45

1月1日,走进赵孝春公司的办事处,记者看到,不到200平方米的房间里堆满了老腊肉、香肠等,员工们正忙碌着为订货的客户搬运、装车。这时两名老客户走进来,一边热情给赵孝春递烟,一边抱怨道,花了一个多小时才从办事处的原址找到鹅岭来。一名张姓客户买了价值1000多元的腊肉后告诉记者,他们全家这几年都是到两路口买“赵孝春牌”老腊肉过年:“吃老赵的腊肉上了瘾,他又突然搬了家,只得一路寻找而来。”

看着这些忠实的客户,赵孝春那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养猪初衷

只为一个月能吃一顿肉

这是一个一生都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不断改变贫穷面貌和创造美好未来的山区农民。他也坦率地评价自己,是一个有点与众不同的创新型农民。

赵孝春的家乡位于我市最偏远的城口县,这里地处大巴山腹地,农民住在海拔1000多米高的山上,田少地多,交通条件非常差。赵孝春说,30年前,这里90%以上的农民家庭连猪都养不起,有不少人连吃上一吨饱饭都难,村民们几乎全部都居住茅草房。

赵孝春说,31年前,作为当时修齐镇高阳村一社的社长,他为了改变高阳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大胆开始了小包干,把集体的土地下放到农民家庭自己种,结果当年农民的收入就翻了3番。

赵孝春说,那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一个月能吃上一顿肉。为了这个目标他就开始了养猪,也同时发动农民养猪。为了解决猪饲料问题,他先后开办过作坊式的酒厂、打米房、油坊,用酒糟、米糠、油饼等来喂猪。

从一开始的只养两头猪,到1988年的200头,赵孝春成了城口县名副其实的“天蓬元帅”。这时,他的家境有所改变,他的愿望从每个月能吃上一顿肉变成了,期望每周都能吃上一顿肉。

招待下乡领导吃肉

受鼓励创出“老腊肉”牌子

如今,在腌腊制品市场上,城口老腊肉可以说名声在外,重庆市民都十分熟知。但是早在14年前,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那时,赵孝春养猪的目的是卖活猪来赚钱,让他记忆犹新的是:1994年已养数百头猪的他遭遇到了“经济危机”,那年突然猪肉市场价格大跌,活猪仅能卖3.2元/公斤,而养猪的成本价却达到了 5.4元/公斤。赵孝春为此亏了数万元,多年的利润都搭进去了。“实在亏不起了!”他将剩余的20多头猪宰杀后,按照城口当地的方式腌制成腊肉存起来。

恰逢此时,市里一位领导到高阳村考察,作为社长的他就用自己腌制的腊肉招待考察队一行。人们吃上香喷喷的腊肉后,都大加赞赏,并建议他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

赵孝春顿时觉得豁然开朗,马上动员家人将腊肉背到万州市场去,打出了城口老腊肉的牌子以20元/公斤卖,不仅很快将20多头猪的腊肉卖完,每公斤腊肉还净赚了8元。意外的收获让他从此走上了生产、创造城口老腊肉品牌之路。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