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时光 潮汕功夫茶倾情来约
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品功夫茶是潮汕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早晨起床喝一泡茶,可以提神清肠胃;午饭后喝一泡茶可以助消化,晚饭后再喝一泡茶消除一天积食;当地流传一句话,可以无吃饭,也不能没茶食。
▍功夫茶前世今生
潮汕工夫茶即潮汕茶道,亦称“潮州功夫茶”,是中国古老的汉族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
据考,在唐朝时期茶文化已经十分完善,沿海一带人们都十分喜欢饮茶,在潮汕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如今,喝工夫茶是广东潮汕人一项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了,饭后,或者客人来访,好友相见,都是以一壶茶来陪衬,边喝茶边说话。
▍如何泡功夫茶?
如何泡功夫茶?这是一门艺术哦!工夫茶之功夫,全在茶之烹法,虽有好的茶叶、茶具,而不善冲,也全功尽废。潮汕工夫茶的烹法,有所谓“十法”,即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也有人把烹制功夫茶的具体程序概括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或称“八步法”。
治器——冲茶前的准备工作,从起火到烧开水,冲烫茶具;
纳茶——将茶叶分粗细后,分别把茶叶装入茶壶,粗者置于底、中者置于中、细者置于上,茶叶不可装得太满,仅七八成即可;
候茶——讲究煮水,以“蟹眼水”为度,如苏东坡所说,“蟹眼已过鱼眼生”,初沸的水冲茶最好;
冲点——讲究“高冲”、开水从茶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以防“冲破茶胆”,茶叶冲散,茶沫溢出,可能把茶冲坏;
刮沫——冲茶时溢出的白色茶沫,先用茶壶盖刮去,然后把茶壶盖好;
淋罐——茶壶盖好后,即用开水冲淋壶盖,既可冲去溢出的茶沫,又可在壶外加热;
烫杯——在筛茶前,先烫杯,一可消毒,二可使茶杯升温,茶不易凉,也能使茶生香;
筛茶——讲究“低筛”,这是潮州工夫茶的特有筛茶方法,把茶壶嘴贴近已整齐摆放好的茶杯,然后如“关公巡城”般地连续不断地把茶均匀地筛洒在各个杯中,不能一次注满一杯,以示“一视同仁”,但一壶茶却必须循环筛酒以至于尽,即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最新推荐
更多-
超好吃的紫薯吐司,开启一天好心情!
专题 -
咖喱鸡块:喷香浓郁的米饭杀手!
专题 一周热门
最新最热的菜都在这,别错过~
菜谱排行-
一碗热乎乎的米粉,爽滑入味,超过瘾!
菜单 -
这烤鱿鱼也太香了!看的我口水直流!
专题 南瓜丝油墩子
嫩南瓜、鸡蛋、面粉、油、盐、水。
菜谱青蒜炒豆腐
豆腐、青蒜、油、盐、酱油、黄豆酱、水。
菜谱红萝卜排骨汤
排骨、红萝卜、玉米、葱、姜、盐、水。
菜谱毛豆烧鸭翅
毛豆米、鸭翅中、食用油、香葱、蒜头、生姜、料酒、生抽、老抽、食盐、白糖。。
菜谱桂花糕
粘米粉、糯米粉、水、干桂花、糖、桂花蜜。
菜谱萝卜菌菇汤
白萝卜、蟹味菇、白玉菇、青豆、盐、油、骨头汤、淀粉、鸡粉。
菜谱-
猪肉洋葱大懒龙
菜谱 牛肉蒸土豆
牛肉、土豆、盐、酱油、胡椒粉、料酒、淀粉、鸡精、油、葱花。
菜谱勒鱼蒸蛋
勒鱼、鸡蛋、料酒、豉油、盐、姜。
菜谱海鲜菇炒青菜
海鲜菇、青菜、蒜、葱、姜、盐、生抽、鸡精。
菜谱青椒火腿炒鸡蛋
鸡蛋、青椒、火腿肠、油、盐、蒜。
菜谱花菜炒豆角
花菜、豆角、泡椒、蒜、盐、蚝油、油、水、葱花。
菜谱清蒸黄鱼
盐鲜黄鱼、姜丝、豆豉、泡椒、蒸鱼酱油、油。
菜谱南瓜毛豆疙瘩汤
面粉、南瓜、毛豆、油、盐、味精。
菜谱-
丝瓜蒸粉丝
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