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5:48
每日经济新闻7月8日讯 7月7日下午,在中粮集团入股蒙牛的媒体沟通会上,蒙牛董事长牛根生与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再次握手。尽管这两位大腕试图回答此次“速配”的幕后故事,但是,40分钟的记者会仍留下了诸多疑问。
“关于现金的问题,去年年报显示,蒙牛现金储备约12亿元;过一段时间将发中报,现金储备至少32亿元以上。”牛根生在沟通会上说,“这是与中粮集团合作之前,蒙牛现金储备就已多了很多。”牛根生的一番话,意在澄清外界关于蒙牛因资金链紧张而出售股权的传言。
另一个关键点在于中粮集团方面。针对记者问及中粮集团认购蒙牛股权的40多亿元资金来源时,宁高宁没有正面回答。他仅表示,“使用的是自有资金,肯定不用通过搞股票。”这是否意味着中粮集团将从账户上拿出40多亿元现金支付给蒙牛?此外,这一笔巨额并购资金是否需要通过国务院国资委的审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作为主角之一的厚朴基金并没有出现在沟通会现场。由于当事方缺席,这使得外资PE是否是幕后推手的传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悬疑一】三大股东的“套现冲动”
中粮集团入股蒙牛刚落锤,关于牛根生等管理层为何让出第一大股东的质疑声四起。
根据协议,中粮集团联手厚朴基金以61亿港元收购蒙牛乳业20.03%股权。其中,认购新增发的10%股权花费约30.58亿港元。另外30.58亿港元将涉及蒙牛 “三大股东”的套现,即老牛基金、金牛乳业、银牛乳业。
在收购前,蒙牛乳业的股权结构为:银牛乳业持股8.49%、金牛乳业持股7.93%、老牛基金持股3.84%、牛根生个人持股4.4%、牛根生其他一致行动人持股3.7%。上述交易完成后,在前三大股东中,老牛基金彻底退出蒙牛乳业,银牛乳业持股降低为5.78%,金牛乳业持股降低为2.11%,牛根生个人持股3.96%。
“这是自1999年蒙牛成立以来,牛根生及其团队最大的套现行动。”证谋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分师冀书鹏表示,“而通过增发新股,蒙牛乳业将获得30.58亿港元的现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显示,蒙牛乳业的“三大股东”早几年分4次大规模套现。
据记者了解,2002年,蒙牛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金牛乳业;同时蒙牛的投资人、业务联系人和雇员注册成立银牛乳业。在蒙牛上市前,金牛乳业和银牛乳业分别持有蒙牛21.1%和44.8%的股权。
2008年8月,蒙牛公告,金牛乳业、银牛乳业各自与摩根斯坦利签订配售协议,以125514万港元分别配售该公司5700万股,占蒙牛已发行股本的3.65%。同时,上述净配售价相当于蒙牛当年8月1日每股23.6港元的收市价折让约6.69%。
2005年6月,在机构投资者减持的同时,金牛乳业、银牛乳业出售了约1.216亿股,套现约6亿港元。当时蒙牛方面表示,套现是为了增加现金流,改善蒙牛管理层及员工生活。
2006年7月,金牛乳业、银牛乳业以每股9.2港元的价格配售6600万股股票,再次套现6.1亿港元。配售完成之后,金牛乳业所持股份由13.3%下降到11.12%,银牛乳业所持股份由18.51%下降到15.84%。
到2008年8月配售之后,金牛乳业持股比例降至7.93%,银牛乳业在蒙牛的持股比例降至8.49%。
据初步统计,自从2005年至2008年,金牛乳业、银牛乳业共套现约27亿港元。再加上此次中粮集团入股,金牛乳业、银牛乳业再次套现约18亿元,金牛乳业、银牛乳业总共套现超过45亿港元。
若交易最后达成,最新一次套现总金额约30.58亿港元,牛根生及其团队套现的动机及资金去向令人关注。
在记者会现场,牛根生没有提到金牛乳业、银牛乳业的套现原因。但是,对于老牛基金的套现资金,牛根生表示,“我还不知道是9亿多港元,还没来得及算,最后拿回来多少资金,归到老牛基金做公益慈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