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7:05
观点“傍名牌”爱打“擦边球”
“这个现象业内叫做‘傍名牌’,不光是在家电行业,在其他行业也经常出现。”一位国内知名家电的代理商张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傍名牌”实际上是一种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傍名牌”行为极易引起消费者的误认误购,一旦出现纠纷还不易找到真正的生产者投诉交涉,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一般消费者没有辨别的能力,其购买所谓的这些“傍名牌”商品基本上都以为它是真正的名牌商品,事后才感觉上当受骗,商品的品质与正品差别极大,而商品的标牌及标示与正品差别极小。消费者找到经销商讨说法,商家往往会找各种理由推卸责任。
张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傍名牌”情况大致可以分为几类,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打“擦边球”和将著名商标名注册为商号这两种。所谓打“擦边球”就是“傍名牌”商品标注上近似名牌产品的商标,比如将商标的英文字母反过来或者颠倒字母顺序,更多的则是用与名牌商品相近似的汉字,混淆消费者的视听。再就是模仿著名商标,使消费者误认是著名商标而购买。对于文字商标将一些著名品牌加上前缀、后缀或者中间加上不引人注意的字或符号,例如将“奥普”中间加上一个不引人注意的“一”,不注意看,“奥一普”就变成“奥普”。对于图形商标,是在细枝末节处精心筹划,而使消费者难辨真假。比如“鳄鱼”的鳄鱼嘴朝左还是朝右,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打“擦边球”的商家一般会给自己披上合法的外衣,将模仿的商标注册,虽然注册时与著名的商标不同,但在使用时,就千方百计地向著名商标靠近。
而将著名的商标注册成为自己的公司商号更是近期使用最多的手段,相同或者近似名牌商标,商标局是不会注册的,但是用著名的商标注册为公司的商号却非常容易行得通,因为全国各地都可以注册公司。王先生购买的史密斯吸油烟机就是这种情况。商家以混淆公司名称与商品品牌名,让消费者误以为著名的品牌就是该公司生产的。张先生表示,现在所谓的“山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傍名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