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资讯

资讯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资讯 > 食品行业 > 正文

KKR巨资撒向蒙牛现代牧业

2012/5/1 15:45

KKR低调出手

号称世界最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之一的KKR自2006年11月进军中国后,在投资方面显得颇为谨慎,于2007年4月以1.5亿美元注资河南天瑞水泥曝出首单投资后,便再无消息。时隔一年半之后,再次曝出投资一亿美元于蒙牛现代牧业。此次KKR方面依然十分低调。

“公司有规定,我们国内部门不接受媒体采访,与媒体沟通的部门设在纽约。”KKR大中华区总裁刘海峰干净利落地拒绝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耐人寻味的是,刘海峰率领的KKR中国团队曾负责摩根士丹利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业务,其本人曾任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在其长达13年的任职中,曾经主持投资过平安保险、蒙牛乳业、百丽国际、南孚电池及海螺水泥等项目。

现代牧业的目标是成为世界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从投资手法看,现代牧业似乎要在全国各个区域建立奶源基地,而KKR一出招即直指最大的奶源基地,不能不让人惊叹其眼光敏锐。“在种、养、畜产业中,最容易形成工业化的就是乳业和肉类加工业。现在乳业有四家上市公司,本来中国奶牛就不够,现在控制奶源并大量并购小规模养殖的奶牛的话,大有前景,因为在未来五到十年内乳品需求增长保持10%是没有问题的。KKR这样做是战略性的,而且马上要开的两次政策会议也要偏向农业了。”专注于农业投资的北京振华投资公司副总裁王军表示。

“KKR抓得非常准,进入奶牛养殖业后,马上可以做液体饮料业,包括纯牛奶、酸奶、含奶饮料和含酒精奶制品等许多副产品。”王军感叹道,“而一亿美金对 KKR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有时借助外资的眼光来看产业可能反而更准一些,现在外资很看好农业,正在详细研究中国农业产业链,在农业里寻找产业化程度高的领域。”

但另一位本土私募基金合伙人则表示,奶牛养殖业“烧钱”太厉害,他们更关注禽类加工。

有分析认为,现代牧业亦有可能成为蒙牛乳业的战略性上游合作公司。业内人士称,其有可能是牛根生产业扩张政策的一个砝码。毕竟,相对于三元,其奶源与乳制品加工分离,在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大打击下,牛根生可能会再借外资打造一个奶源分布于全国的大型基地,为蒙牛乳业提供充足而且有质量保证的鲜奶。上月,蒙牛集团也曾表示,未来几年内,蒙牛计划在全国20多个工厂所在地周边兴建示范牧场。

但现代牧业在扩张上也会存在一些操作问题。一位PE人士称,由于乳业公司传统的农户散养、公司补贴加包收的产业链面临断裂,现代牧业公司很有可能通过大量并购散养奶源来快速扩张,这种各地投资建场的模式存在高昂的管理成本问题。

根据记者对KKR的了解,寻找一家初具规模但远非完美的目标企业,对其进行财务重组和价值提升,以期获得超额利润,是KKR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之道,而且其一般不会坚持对企业控股,且对国企和民企都可以投资。

奶源产业化投资良机显

前面提到的《纲要》是在深入分析我国乳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振兴我国奶业发展提出的总体规划,并希望力推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各环节正常化,推进养殖规模化、产销一体化,促进奶业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纲要》提出,力争奶牛良种覆盖率提高到60%,奶牛平均单产水平接近5.5吨,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场奶牛比重由目前不足20%提高到30%左右,乳制品生产企业完成良好生产规范改造,基地自产鲜乳与加工能力比例达到70%以上,乳制品加工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政府对此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中信证券分析师许彪认为,随着《纲要》实施,奶业将会发生较大进步和改善,政府对奶牛良种补贴投入增加,奶牛的饲养从分散到集中趋势明显,乳制品企业先建设牧场,再建设乳制品加工厂,这要求乳制品企业加大对牧场的投资,原奶质量控制体系逐步建立。

现代牧业这种“万牛牧场”的形式有助于原奶的质量控制,也顺应了政策的期许。一位PE界人士也认为,奶牛养殖业目前只有五六百亿的市场,很容易进行扩张,现在进入不失为好时机。

但是,对于外资,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表示担心,农业不能像工业那样依靠引资发展,而外资要的是市场,拿投资换市场。他还表示,今年新出台的《纲要》对外资进入中国奶业未能设定一定的受限条件,若将市场双手交给外资企业控制,一旦发生重大不可预测因素时,这或许是一件相当被动和危险的事情。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