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5:37
当前存在的潜在问题值得重点关注
虽然价格异常波动形式千变万化,但从其特点来看,对经济运行、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将可能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当前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值得重点关注。
1、价格异常波动存在蝴蝶效应,价格稳定形势愈发严峻。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的相互共享和快速传导,某一地区每一时刻发生的很小价格异常波动,可能马上会在很远地区有所反映,使得价格异常波动更容易发生,突发性也越来越强。对于我国经济来说,国际市场重要商品价格对国内市场的蝴蝶效应较强,国外一些突发性事件或者很小的价格波动都可能引起国内相关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价格之间的联动愈发紧密。如去年印度海运费一经上调,国内铁矿石价格马上就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又如去年广东等南方部分地区出现猪肉缺货情况,几乎同时,东北外销地区价格就明显出现大幅上涨。
2、影响社会稳定和百姓生活,市场预期和舆论引导有待提高。稳定是根本,当百姓生活满意度明显降低时,价格异常波动情况造成的社会问题会相当严重,保持社会稳定任务也就愈显重要。同时,这一问题的处理难度也越来越大,许多商品价格异常波动性逐年增大,相关商品陆续或同步出现上涨,无疑会对宏观调控工作增加难度。特别是市场预期和社会中流传的一些舆论,对今后百姓生活影响很大。如何处理好市场预期和舆论、流言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服务民生的重要切入点。需要注意的是,市场预期的最大问题是容易被扩大化和放大化,市场预期若未被准确分析和预测,可能会演变成谣言和错误舆论;谣言、错误舆论的特点是通过口头传播非常快,影响面很广。
3、我国价格监测预警水平仍然很低,预测预警能力还很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强价格监测预警,既能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有效性,更能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一核心,真实体现“服务型政府”的本质。目前,我国的价格监测预警水平同国外相比差距很大,主要问题是在体制和机制上。在我国,价格监测预警作用日显突出,已建立起系统的价格异常波动情况反映机制,能较为及时、准确地报告价格波动和突发性事件。但价格监测预警的基础性工作仍十分薄弱,特别是机构体制不顺、法制保障力不强、财力相对紧缺,是造成“监测预警水平低”的根本问题,也是制约价格监测预警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总之,机构性质和政府职能的不相称、高层次法规的缺失、工作经费的紧张是价格监测预警能力较弱的重要原因,也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的建议
保持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是当前宏观调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价格监测组织预警体系,及时解决好突发性价格异常波动问题,特别是要防范和缓减国际经济和价格情况发生突变对国内市场的不利影响。经济调控的关键在价格,价格调控的基础在监测,所以说价格监测预警是宏观调控的基础。价格监测预警工作应成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保持安定局面的重要利器。今后,应把价格监测预警摆到更为突出位置,着力构建起反应灵敏、协调有序、情况准确、预警及时的价格监测组织、预警、应急体系,要建立起政府性质的、正规的、权威的价格监测预警机构,针对经济运行中不稳定因素和潜在矛盾,见微知著,及时反映重大情况和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同时,注意解决好突发性价格异常波动问题,要不断加强肉蛋菜、食用油等食品价格的生产供应保障,疏通农产品物流渠道,继续落实好“绿色通道”等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并建立和完善价格上涨与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的联动机制。要密切跟踪并及时处理好原材料价格异常波动以及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做到遇事主动,临危不乱,从容应变。特别是,要实时掌握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变动情况,尽可能地缩短国外价格出现异常波动的反应时间。另外,要解决好关系民生的房价和药价。最后,要继续加大对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和乱收费行为的查处力度。
2、加强粮食、能源、基本生产资料等物资的战略储备,并实现合理调拨和调配,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价格异常波动的能力。物资战略储备这项基础性工作能直接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以及价格异常波动能力,做到未雨绸缪。对于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完善粮食、石油等储备制度,确保有足够数量的物资储备,以便在紧急状态下,能做到调得出、销得开、用得上;择机研究和实施食用油、肉类等食品以及煤炭、铁矿石、稀有金属等生产资料的储备制度。对于储备过程,政府应多渠道、多领域加强储备,应将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有效结合,将国家储备和商业储备有机结合,把握好调拨和调配储备物资出入库的时机、节奏、数量,并做好产销协调、跨地区移库及运输安排等各项工作。
3、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有效性,注重调控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密切配合,形成调控合力,搞好经济综合平衡和市场价格稳定。市场价格要想稳定,要想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和协调运用,离不开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在具体调控过程时,要减缓投资步伐,在节能、环保等方面要制定和执行更加严格的标准,投资重点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并利用好税收政策;要运用好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再贴现等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控制好信贷规模,加强金融机构窗口指导和流动性管理;要不断扩大内需,控制好进出口规模、结构和速度。同时,宏观调控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协调机制,把握好调控时机、力度和前瞻性,注意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灵活性、预见性、有效性。
4、充分发挥价格信息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价格信息服务,畅通信息发布渠道,提高信息质量,健全信息传播机制。新形势下搞好价格信息服务,突出价格信号的引导和调节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价格信息服务的重点在于,一要积极准确、有针对性地提供价格信息服务。发挥各级网络、新闻媒体、广播宣传等载体的服务功能,继续做强、做精电视、报纸、乡村公示栏等渠道,实行价格信息发布制度,探索实行有偿和无偿服务形式,充分发挥重点服务对象的带头、引领作用。二要及时调查、审核、公布涉及国计民生的商品成本情况和利润率,及时、快捷、准确地发布成本、收益情况和价格信息,引导农民、企业规避市场风险。三要抓好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提高价格和收费工作透明度,推行明码标价制度,扩大明码标价普及率。